第一週 | 1 | 政府的天職 | 創造財富提高老百姓的平均生活水準?促進國家安全土地完整?是什麼都要管?還是要管到什麼程度?任何一個公共政策會有一群體受益,也會與另一個群體利益相牴觸;受益的群體內也會有公平與效益的爭執。 |
第二週 | 2 | 機器人會不會害人沒有工作? | 機器人是幫人工作的?還是取代人的工作?生產擴張、需求增加、成本下降、經濟效益增加;反之裁員、失業、經濟困頓、犯罪率升高,是這樣的嗎? |
第三週 | 3 | 充分就業是正確的目標嗎? | 現代社會真有需要那麼多的工作嗎?工作本身是「事物」需要,還是「人」需要?你的公司或政府部門真的需要那麼多的員工嗎?一般員工在一天中的工作,有多少時間真的是有產能的? |
第四週 | 4 | 顧問會議:安排體適能課程 | 長期久座腰酸背痛,來學習如何簡易運動。 |
第五週 | 5 | 基本工資保障的優缺點 | 工資是企業最大的成本支出,老闆則希望愈少愈好,勞工卻希望愈高愈好,但是為什麼要訂基本工資?基本工資調漲到底是誰受益了?基本工資是台灣薪資不漲的因素,你認為這理由合乎現實嗎?基本工資是經濟問題,還是政治問題? |
第六週 | 6 | 出口與平穩物價? | 貿易就是要買他們的東西,也要賣東西給他們,買賣是價格的問題,還是價值的問題?你買東西在什麼時機看價格?什麼時機看價值?政府為什麼需要訂稻米價格及酒類價格?為什麼不能制定手機價格?平穩物價會不會反而傷害了其他產業? |
第七週 | 7 | 關稅保護了誰? | 如果不與外國做生意,就不需要有關稅。關稅是要保護、保障自家的產品及產業,但真的是保護還是降低了國際競爭力?在全球化之下各區域成立貿易組織,又制定許多互惠條約,這不就像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嗎? |
第八週 | 8 | 你的工資被通貨膨脹是吃掉了嗎? | 通貨膨脹指的是一般物價的持續上漲,理論上是你的金錢購買力一年一年縮水了。那你的薪水有漲嗎?薪水的漲幅有超過物價上漲速度嗎?誰會是受到通貨膨脹負面影響最大的人呢?你的那些資產無法對抗通貨膨脹? |
第九週 | 9 | 政府貸款、優惠是幫助還是害人? | 政府有必要對企業、農民、漁民辦理優惠信用貸款嗎?信用是銀行給的還是你本來擁有的、是你要建立維持的?政府(公股銀行)的呆帳比民間銀行多,全民買單?有多少大企業借了錢跑路?創業補助是福利? |
第十週 | 10 | 破窗戶的心理社會經濟謬論 | 一個頑皮的小孩用石頭打破了店家的玻璃櫥窗,他是無緣無故的丟了顆石頭剛好砸中窗戶的嗎?在心理學、社會學、經濟學上各有什麼解釋? |
第十一週 | 11 | 公共參與週 | |
第十二週 | 12 | 來認識社會陰暗角落裡的人 | 性工作者、無家者、黑道、吸毒販毒者等被稱為「背德者」。這些「背德者」過著什麼生活呢?他們是自願成為背德者還是有多少是不得已的呢?同理接納社會底層所謂的背德者,是不是比歧視排斥能讓社會更和諧更溫暖,甚至更有經濟的正向功能?他們會帶來經濟成長嗎? |
第十三週 | 13 | 性工作者 | 最古老的行業與職業。是先有嫖客還是先有妓女?是誰禁止了性交昜是嫖客還是妓女,還是自稱道德擁護者的第三方?性工作者的人格受損,跟禁娼的人有什麼關係呢? |
第十四週 | 14 | 皮條客與男性沙文主義 | 仲介性交易對誰有好處?女性對於身體是否有自主權?社會上的一些調情言語和男女之間的性誘惑行為(吹口哨、敏感部位打量、嘲弄諷刺輕浮調戲等)可以嗎?警察處理交通違規有績效,那處理性騷擾案件有嗎? |
第十五週 | 15 | 吸毒與販毒者 | 你為什麼會反對吸毒?毒品的分類等級如何?吸毒和抽煙和喝酒,對社會的危害比較?是先有毒品再有毒販,還是先有毒販再有毒品?非法販毒是不是危害更重?全世界禁毒,成效如何?人是否有決定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的權利?吸毒者是否也有過生活的權利? |
第十六週 | 16 | 敲詐者、詆毀者與誹謗者 | 敲詐的定義是什麼?如果當你被敲詐的時候,你會怎麼做?有所謂的「合法敲詐」嗎?當你被毁謗時,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或想法?對於毁謗者而言,他是不是正在說出他的真正想法或看法?當某人不同意某人的看法批評他時,是不是就是一種毁謗? |
第十七週 | 17 | 廣告與謊言 | 是一種創意包裝、是訊息告知,廣告內容真實性,廣告手法百千萬種,如何不被騙?如何約束?如何審查?在擁擠戲院高喊「失火了!」、高喊政府騙人、蔡英文是個獨裁者、慈濟這個偽善者、佛教是一個騙錢的宗教,我們又如何辨別其真偽?如何證實?又是不是受言論自由的保障? |
第十八週 | 18 | 公共論壇 / 講師共學 | 社大學員每學期至少選擇一場公共論壇參加,請事先於社大官網「近期活動與成果 > 公共論壇」進行網路報名。講師則於學期第18週進行共學交流活動。 |